安徽医科大学2024年党政工作要点

发布者:张照祥发布时间:2024-04-26浏览次数:10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落实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新医科中心(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重要一年。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更加注重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加注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更加注重以综合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注重高水平开门开放办学,更加注重增进民生福祉和维护安全稳定,锚定建设国内一流高水平医科大学奋斗目标,坚定信心,团结奋斗,真抓实干,乘势而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和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安医力量。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引领高质量发展目标航向

1.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党委常委会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第一议题”机制。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和教育强省建设指导意见。对照省委聚“六破六立”,推深做实“五大”要求,形成学校落实工作方案和举措。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巩固深化中央及省委巡视整改、审计整改成效,积极配合省委新一轮来校巡视工作。(责任单位:组织部、党政办、宣传部、纪委办、发展规划处、审计处,各二级党组织)

2.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落实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机制。坚持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校领导列席二级单位理论学习旁听工作机制。发挥省中特理论研究基地和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智库等理论研究平台作用,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和宣讲宣传,不断将“三进”工作引向深入。(责任单位:宣传部、组织部、统战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科技产业处,各二级党组织)

3.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强基础、提质量、创品牌”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工作安排,筹备召开校第九次党代会,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换届工作。深入实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程,开展党支部书记和组织员业务能力培训。加强校院两级党校建设,提升分党校的办班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党校信息化建设。组织开展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评选表彰活动,发挥党员激励机制作用。扎实做好基层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大力推进全国、全省“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工作。(责任单位:组织部,各二级党组织)

4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健全学校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召开学校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大会。持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强化党委与纪委重要情况通报会商机制,推动“两个责任”协同发力。加强对院级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检查考核,指导督促二级学院纪委充分发挥作用。持续开展医药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集中整治,推进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加强新时代校园廉洁文化建设,一体推进“三不腐”。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按照统一部署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巩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成效。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完善学校巡察制度体系。扎实推进校内巡察工作,加强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责任单位:纪委办、组织部、党政办、巡察办、医院管理处、审计处,各二级党组织)

5.广泛凝聚团结奋斗合力。深入开展“创新发展·高校在行动”和党外知识分子“双树双建”主题活动,加强对统战成员的思想政治引领,汇聚智慧和力量。深化团学改革,办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主题班和各类教育培训,召开校第二十一次学代会和第六次研代会。做好工会职工之家和女工家园建设。健全基层校友组织工作体系,完善校友数据库,提高校友工作质效。发挥老年大学功能。建立离退休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和荣誉退休制度。用心用情做好关工委工作。做好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积极参与“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落实加大对口支援霍邱县、岳西县力度。支持援疆援藏援外工作。(责任单位:统战部、离退休工作处、团委、工会、组织部,各二级党组织)

二、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6.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总结推广“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成果,加快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任务落实,启动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发挥学校国家级医学科普教育基地、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校史馆、校园影院等场馆育人作用,打造“开学第一课”“大思政课”“新六艺”素质教育品牌,推“一二三课堂”深度融合。坚持以体育心,着力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水平。坚持以美培元,加强与安徽艺术学院合作,打造特色美育课程和实践品牌。坚持以劳塑人,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和基地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力争在国家级A类和“双创”赛事上取得新突破。举办第23期学生思政工作培训研讨班、第八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研讨会和第九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加强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责任单位: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研工部、团委、实验教学中心、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医学学院,各二级党组织)

7.推进本科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坚持以数字化赋能,持续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统筹全校教学资源,开展自评自建,高质量完成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对接高考综合改革要求,拓展优质生源基地,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稳步提高招生录取质量。推进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启动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临床药学、生物技术等专业开展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完成专业认证整改工作,促进专业内涵建设。开展整合式课程改革试点,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群,力争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取得新突破。推进创新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规范教材教辅和读物进校园。加强教学质量评价,编制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打造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讲坛品牌,举办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组织好医学技能技术大赛参赛工作。举办第25次教学研讨会。(责任单位:教务处、高教所、实验教学中心,各学院)

8.建设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导学思政体系和项目建设。深入实施优硕汇聚计划,优化研究生招生考试流程,完善选拔机制,提高生源质量,稳步扩大规模。继续推进卓越博士生教育培养提升计划,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开展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评选,做好研究生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严格研究生培养过程和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加强优秀博士论文培育。加强新修订的研究生管理制度执行,做好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办好“琦元”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院长专家”学风讲坛,繁荣研究生学术文化。编制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年度报告。举办全国医科院校研究生院联盟工作会议。组织参加全国医科院校研究生联盟临床技能竞赛并争取突破。(责任单位:研究生学院(研工部)、发展规划处,各学院)

9.打造高水平国际教育和继续教育。打造精品留学项目,创新招生宣传方式,有效吸引优质生源。扩大来华留学生硕博生数量。推进来华留学生教学改革。健全继续教育教学和管理制度体系,优化在职学习模式。稳定继续教育招生规模。加强校外教学点备案和管理制定非学历教育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推进非学历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健全激励机制,拓展各学科非学历教育项目,提升非学历教育培训数量和质量。(责任单位: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管理办公室)

10.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深入开展书记校长和学院领导班子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压实学院就业工作主体责任。打“大市场+小专场”“请进来+走出去”就业招聘模式,承办全省高校医药类招聘会,举办各类专场招聘活动,开发校友和合作企业就业资源,拓展线上线下就业市场。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强化考研学生专项指导,帮助困难毕业生就好业。大力营造参军光荣的浓厚氛围,全面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引导毕业生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边疆地区建功立业。完善就业监测与评价反馈机制,编制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配齐配强校院两级就业工作人员。(责任单位:学工部、研工部,各学院)

三、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11.积极创建“双特色”高校。根据《安徽省特色高校、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认真总结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果,组织申报进入全省“双特色”行列。围绕支持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优势和特色学科群、专业群建设,合理设置新专业。推进“微学科”“微专业”“微课程”改革试点,健全学科专业调整与产业人才需求联动机制。聚焦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布局,高质量建设药学现代产业学院,推进建设健康养老现代产业学院和生命科学未来技术学院。加大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力度,加快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对接落实安徽(合肥)高等研究院筹建任务。落实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要求,加大力度支持临床医学院平稳转设。(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教务处、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临床医学院)

12.系统推进学科建设。落实省高峰学科建设五年规划,结合学科评估分析结果,认真落实“一科一策”,对标培育“双一流”,加强高峰学科建设,培育“高原学科”群,力争ESI1%学科取得进位,1‰学科实现突破。鼓励学科深化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对接联动,完善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学科建设机制。整合优势资源,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新一轮博士点申报的培育与建设,对标学位点申报基本要求,补短板、强弱项,力争在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取得新突破。做好学位点合格评估工作。梳理各学位点学科骨干数据,建设学科学位系统。(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各学院)

13.打造医学科技创新高地。聚焦科技强国、科技强省战略,加强有组织科研,推进“学院+中心”模式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平台、基地系统建设发展,提升重大产学研平台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能力。分类支持省部级科技平台申报建设,着力推进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整体提升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质量。推动医理、医工交叉融合创新,加快大健康研究院健康大数据与群体医学研究所建设,推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与肥西县合作筹建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布局和攻关。强化科技项目组织与管理,力争国家级科研项目数量质量再创新高。大力建设省转化医学研究院,着力抓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完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成果产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科学布局学校新一轮科技工程,持续提升科研经费投入。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作用,防范和严惩学术不端行为。加强科普宣传教育。(责任单位:科技产业处、省转化医学研究院、资产经营公司、实验教学中心、科研实验中心,各学院)

14.建强安医系健康服务体系。锚定附属医院“医院、学院、研究院”三位一体功能定位,深化医教研协同,夯实附属医院人才培养主阵地,推动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主动对接健康中国和健康安徽战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全力支持第一附属医院打造省属头部医院,加快建成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支持第二附属医院争当全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推进建设安徽省国际医疗中心。实质性推进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创建三甲综合医院。加快附属口腔医院新院区开诊运营。推进附属阜阳临床医学院建设,打造地市“标兵”医院。支持附属巢湖医院融入长三角医疗圈,深化协同教学中心建设。支持其他附属医院锻强补短,加强医联(共)体建设。加强各附属医院人才交流和项目合作,开展直属附院医院中青年卓越医师培养工作,推动协调共进(责任单位:医院管理处、第五临床医学院,各直属附属医院)

四、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活力

15.推进依法治校民主治校。落实省委教育工委《关于深入推进依法治校进一步提升学校依法治理水平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提升依法治理水平。加强《安徽医科大学章程》解释和执行。建立“制度建设年”长效机制,对标“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要求,不断完善基本制度,形成学校重要制度体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办法等制度要求,加强合法性审查。规范学校法律事务管理,充分发挥法律咨询中心作用,建设法律咨询服务“专家库”。完善师生法律帮扶机制,成立教职工申诉处理委员会。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坚持“教授治学”,科学推进学术决策。发挥教代会、工代会和学代会、研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师生医护员工积极参与学校民主治理体制机制。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持续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责任单位:党政办、宣传部、工会、人事处、教务处、科技产业处、发展规划处、法学院,各部门、各单位)

16.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对标学校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要求,加快推进校区、校院两级、“院院合一”管理体制改革落地见效,提升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进一步细化分解年度任务,做好总结和案例推广。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尽职免责机制、成果赋权改革等试点改革工作。推进实施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试点,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与动力。进一步优化校内机构设置,完善职能职责配置。(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人事处、医院管理处、科技产业处、党政办、资产经营公司,各部门、各单位)

17.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用好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机制,开展专题学术研讨交流,加强医学教育合作和附属医院共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安徽医科大学深圳研究院建设。加强校地合作,提升共建附属医院建设质效,推进附属疾控中心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拓展与优质企业在医学教育及科技、医疗领域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合作,持续跟进“安徽医科大学阿肯色学院”机构建设。落实《中国安徽与美国马里兰州高等教育合作备忘录》,承接交流项目。拓宽师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渠道,推进项目合作和学术科研交流。实施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国际合作交流处、医院管理处、科技产业处、国际教育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各学院)

18提升办学服务保障水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过紧日子”要求,开源节流。完善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教育教学、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做好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领域项目、教育强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央预算投资类项目等谋划储备工作。提升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畅通各校区服务响应机制。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各校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力争创建全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管理,实现“校园一卡通”四校区联通。推进智慧化图书馆建设。优化资产管理和处置,做好大型仪器设备效益考核及评价工作。建设高水平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拓展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技术服务,实现更高科研价值和社会价值。提升公益资金项目质效,启动安医百年诞辰募资活动,发挥小额捐赠平台作用,汇聚公益办学力量。加强健康知识普及教育,筑牢“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责任单位:财务处、国资处、网信处、图书馆、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实验动物中心、教育基金会、机关党委、校医院、东校区管委会、南校区管委会,各部门、各单位)

五、突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锻造高质量发展支撑力量

19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二级机构领导班子建设规划(2021—2025年)》,坚持“忠专实、勤正廉”,选优配强校本部和直属附属医院领导班子。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激励广大干部更好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分级分类开展干部培训,健全校院两级培训体系,突出优秀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集中组织学校中层正职开展专项培训。开展优秀年轻管理骨干和青年英才“双培工程”的遴选培养工作,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科级辅导员选拔任用。坚持重实干、重实绩、强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坚持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弘扬优良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建设,推进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提升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质效。(责任单位:组织部、人事处、纪委办、学工部、研工部,各二级党组织)

20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留用。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对接安徽省人才兴皖工程,立足学校事业发展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用足用好4.0版人才政策。抢抓“人才安徽行”“招才引智高校行”系列活动契机,发挥“东南人才工程”牵引作用,搭建全球招才引智平台,召开全球网络视频会,举办第三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参加名校毕业生双选会,引进一批学科建设急需的高端人才或团队。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发挥学院引才自主权。制定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岗位计划,推进“四个一批”中青年骨干培养工作,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完善《博士后合作导师管理办法》《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办法》,加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规模,扩大博士后在站人数。加强新进高层次人才的科学培养使用,提高教育教学素养。做好人才服务保障,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责任单位:人事处、组织部,各学院)

21加强师德师风和医德医风建设。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营造尊师重教氛围。落实高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开展常态化师德教育和师德考核,发挥师德建设委员会作用,引导教师自觉遵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强化师德考核结果运用。开展庆祝第40个教师节系列活动,加大教师表彰奖励和典型宣传力度。做好新进教职工培训。大力弘扬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断端正净化医疗行业风气,开展附属医院职工、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提升医务人员服务水平。(责任单位:人事处、组织部、宣传部、医院管理处,各学院)

六、打造平安幸福校园,维护高质量发展稳定大局

22.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安医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围绕新中国成立75周年,开展系列迎接庆祝活动。谋划百年安医校庆准备工作,推进百年校史编撰工程,以“兰台医史”“口述校史”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丰富安医精神内涵。持续办好“医学与人文大讲堂”“学习雷锋在行动”等品牌活动,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拓展校园文化阵地。推进新校区文化标识建设,丰富校园文创产品,传播安医文化。(责任单位:宣传部、数据信息中心(档案馆)、资产经营公司,各学院)

23.用心用情增进师生福祉。坚持“师生有所呼,学校必回应”,完善学校总统筹、广泛集民声、快速解难题、跟踪抓督办、源头抓治理的校院两级“民声呼应”工作机制,强化“党建+信访”,上下联动,畅通诉求渠道,压实办理责任。加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和运行,把育人力量和资源整体下沉到学生社区,推进师生共进成长。持续完善发展型学生资助育人体系,提升精准资助水平。建立校院两级绩效工资总量管理机制,完善教职工奖励机制,优化奖励性绩效分配模式,稳步提升教职工福利待遇。完成和平苑二期验收交房工作,有序推进新校区人才公寓项目。组织开“百医义诊”关爱活动,服务全省百姓健康。更换升级OA系统,节约办公资源,提升网上办公实效。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全面提升机关工作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责任单位:党政办、学生处、研工部、人事处、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机关党委,各学院

24平稳推进新校区建成使用。按照学校关于启用新医科中心(新校区)工作部署,全面做好服务保障,稳步推进搬迁工作,确保首批学生顺利入住。发挥校搬迁工作小组及专项工作组职能作用,协同配合,平稳推进搬迁准备工作开展。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专项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加快新医科中心(新校区)一期各批次项目建设,谋划推进二期建设。加快推进提前搬迁各项设备和服务保障项目招标采购工作,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各项目论证、招标、安装、验收使用等工作。在“十四五”规划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细化各校区功能布局。(责任单位:新医科中心(新校区)搬迁工作小组、新医科中心项目建设指挥部、发展规划处、国资处、招标办,各有关单位)

       25全力守护校园安全稳定。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共同维护发展稳定大局。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课堂、讲座、新媒体、出版期刊等阵地建设和管理。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传播正能量,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坚决抵制宗教渗透,防范校园传教。定期开展意识形态风险排查与研判,健全网络舆情通报与反馈机制。提升应急处突本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落实安全责任包保制度,健全校园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开展安全生产排查专项整治行动。抓实抓细校园消防、食品、校舍、实验室、校车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安全工作,强化安全文明责任区管理责任。强化学生思想动态定期摸排和报告机制。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健康监测和心理疏导。深入开展“安全和谐文明友善宿舍”创建。推进附属小学创建蜀山区平安和谐校园(责任单位:宣传部、保卫处、统战部、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学生处、研工部、国资处、附属小学,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