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学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医护员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尽职、奋勇争先,推动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展现新气象。为集中展示一年来学校取得的突出成绩,为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走好新时代赶考路,汇聚起昂扬向上的奋进力量,经各部门各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校长办公会审议,于1月12日评选出10件“年度大事”,现公布如下:
一、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汇聚师生医护员工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校始终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贯穿全年的工作主线和中心任务,构建校党委牵头抓总、多部门协同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印发《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方案》,成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专班,组建校领导、骨干教师、青年学生和“五老”宣讲团,校领导深入二级机构和直属附属医院开展互动化宣讲,全校师生通过“三会一课”“青年大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研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设立党的二十大专项课题,开设学习宣传专题网站,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坚定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决心和信心。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学校“十四五”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自觉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的各方面,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落实到建设国内一流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实际行动中,汇聚团结奋斗的安医力量。
二、省委书记郑栅洁来校调研,学校出台贯彻落实调研指示精神“七大提升行动”,擘画学校事业发展新蓝图。
2022年5月7日下午,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来到我校,就高校党建及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对学校各方面工作提出重要指示要求,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重要遵循。学校深入学习、全面落实省委主要领导来校调研指示要求,主动对标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目标要求和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任务,在全面总结、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研究实施党建质量、思政工作、校园文明、创新发展、附属医院、平安校园、作风建设等“七大提升行动”,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重要抓手。
三、新医科中心(新校区)主体建筑开建,奠定学校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在省、市各级领导支持下,新医科中心(新校区)项目2021年6月获得立项批复;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在合肥市主要领导关心下,于2022年2月正式获批。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关注项目规划建设,郑栅洁书记2022年5月调研我校时对新医科中心规划方案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对项目建设给予大力支持。作为省“十四五”规划教育提质扩容重大工程,王翠凤副省长亲自调度项目建设,2022年10月项目开工后,赴施工现场走访,对项目建设进展给予肯定。
四、学校连续7年获得省委综合考核“优秀”等次,开创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出台《关于加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的意见》,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重大决策前对标学习新机制,全年党委常委会集中学习38次,党委中心组学习18次。坚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落实意识形态“季报”制度,加强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扎实推进党建“双创”,举办“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组织开展“七一”表彰,全年共发展党员1166人,获批3个“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和1个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国家级样板支部、1个省级示范高校、1个省级标杆院系、3个省级样板党支部顺利通过验收,获批1个首批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树立讲担当、重实干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在抗疫一线、基层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压紧压实“两个责任”。校纪委相关工作被《中国纪检监察报》作为先进典型事迹报道,校纪委、省监委驻校监察专员办荣获“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是省属高校中的唯一单位。学校连续7年获得省委综合考核“优秀”等次。
五、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取得重要成果,立德树人成效显著提升。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卫生健康事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2年度,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取得重要成果,新增大数据管理与运用、卫生监督和法医学3个本科专业,深化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跨校联合培养改革,开展教育部临床医学、临床药学和护理学专业认证整改,完成来华留学生药学专业论证。完善非学历教育“管办分离”运行机制。召开学校第二十三次教学工作研讨会,优化本科高质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举办校院两级“琦元”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扩大“新六艺”素质拓展品牌效应。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1名教师斩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一等奖,我校学子先后斩获第七届全国生理学知识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等重大学科技能赛事奖项。2022年安徽省运动会,我校学生获得8枚金牌,在省运会田径比赛中,我校学生首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包揽男子、女子撑竿跳高冠、亚、季军,同时获男子三级跳远冠军,打破一项省大学生纪录。创新创业成效再创佳绩,《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入选全国高校就业创业金课。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联系就业岗位超过5万个。本科生考研录取率达到48.6%,再创历史新高;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到94.2%,实现逆势增长,学校获评全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突出激励高校”。
六、获批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资助,科技成果再创新高。
坚持创新在事业全局的核心地位,把原始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纵向科研项目立项规模创历史新高,获科技部重大项目资助45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连续3年稳定在三位数以上,达到118项,并首次入选国家级人才基金项目资助,实现了我校该类项目历史性零的突破;新增获批建设1个安徽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学校省部委级科技平台建设规模达到46个。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25项,连续第三年获得3项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奖励,连续7年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高水平原始创新成果产出丰硕,首次以通讯作者单位在《科学(Science)》合作发文,并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英国医学杂志(BMJ)》《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临床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肠道(Gut)》《风湿病学年鉴(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等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充分彰显了我校的原始创新实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效显著,深入推进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和安徽省“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双试点任务,出台《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解决科研人员“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等瓶颈难题;获发明专利67项,较上一年度增幅达67.5%;获得横向科研经费资助1.7亿元;3个项目成功实施转移转化,累计交易金额达到47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七、国家级高水平人才引育实现重大突破,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学校长远发展大计。召开首届学校人才工作暨教授大会,压实二级党组织工作责任,组织“全球网络视频招聘会”,落实《“四个一批”优秀青年骨干培养实施办法》和《安徽医科大学“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开展东南学者校内遴选和“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遴选东南学者26人,遴选认定科研创新和教学创新人才团队各5个。2022年学校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2个、高层次人才76人,成功引进了1名世界武术冠军来校任教,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8人。2022年博士后进站33人,现有博士后74人,获批2022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6人,获批项目数排省属高校第一。3名教授获批国家级人才称号,38名教师获批省级人才称号(含人才项目),获批人才经费共3380万元(含博士后和人才专项资助)。
八、“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进入ESI全球前1%,ESI前1%学科数提升至8个,学科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建立健全院长负总责、学科带头人具体实施的学科建设机制,充分发挥学院办学自主权。深化学科建设跟踪问效机制,形成“申报立项—建设实施—考核监测”的学科建设闭环管理机制。分层推进学科建设,推动高峰学科优先发展,从学科人才队伍、支撑平台、学科交叉融合等多方面支持拟增学位授权点建设,出台政策措施。全年获得高峰学科专项资助经费5850万元,较2021年增幅达45%,2个学科在省高峰学科年度绩效考核中获评“好”等次,“心理与脑科学”获批省新兴交叉高峰培育学科,“生物医学工程”“护理学”获批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共有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共8个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
九、一附院获批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安医系”健康服务体系全面升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附属医院质量建设提升行动”为抓手,着力完善覆盖全省、辐射周边、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安医系”健康服务体系。一附院获批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在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75位,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中位列全国第61位。二附院在2022年9月公布的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再次进入全国前100,位列全国第87名。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正式挂牌运行,完成一期建设项目主体结构封顶。附属巢湖医院新内科综合楼建成投入使用,牵头组建安徽第九批援南苏丹医疗队并圆满完成援外任务。附属口腔医院牵头开展安徽省“健康口腔行动”,新增1个省临床重点专科。附属阜阳医院完成临床医学院项目建设,“三甲”创建进入迎检冲刺阶段。
十、坚守安医人的使命与担当,因时因势调整疫情防控策略,全力以赴守护师生医护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面对2022年多点频发的疫情考验,学校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以及属地疫情防控措施,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守住了不出现校园规模性疫情的底线。全校师生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和安医精神,上下一心、尽锐出战。673名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驰援,1000余名科技工作者夙兴夜寐、彻夜攻关,1456名师生志愿者迎难而上、挺身而出,4万余名师生医护员工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展现安医担当,贡献安医力量。尤其在疫情防控“二十条”和“新十条”出台以来,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策略,积极推进健康驿站建设,成立10个专项工作组,设立7个核酸检测点,配置790张隔离病床,发放25000多份防疫暖心物资,累计开展核酸检测176万人次,有效处置十余起涉生疫情。全年累计派出医务人员633人次援助上海、重庆、池州等地,展现了新时代安医人高度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友爱情怀,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先后收到上海市委教育工委、省发改委、省卫健委、六安市、池州市等部门单位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