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2022年党政工作要点

发布者:查玮发布时间:2022-04-18浏览次数:938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学校“十四五”事业规划的关键一年。2022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转变作风、改革创新、系统集成、攻坚克难,主动服务健康中国和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奋力推动国内一流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开创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1.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目标任务: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

具体措施:以迎接和服务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线,开展全校师生医护员工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专项行动,出台学校党委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落实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充分用好学习强国等网络学习载体和学习培训机制,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班,举办中层干部培训班和民主党派、统战团体骨干培训班、青年读书班,不断提升“青马工程”培养质量。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持续深化“四史”教育。发挥安徽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基地等省级研究平台和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作用,深入推进党的历史和创新理论“三进”工作。成立安徽医科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实施伟大建党精神等研究专项,加强理论研究阐释和成果产出。(责任单位:宣传部、组织部、统战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科技产业处、党政办、校团委,各二级党组织)

2.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目标任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全局,始终把讲政治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

具体措施:坚持和完善校党委常委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第一议题”机制。坚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在学校全面落地生根。制定《中共安徽医科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的意见》。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成立党委审计工作委员会,认真落实政治监督谈话整改。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加大对口支援霍邱县力度。(责任单位:党政办、组织部、纪委办、审计处)

3.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

目标任务: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建强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有效覆盖,扎实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具体措施:推动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巩固深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深入实施党建工作“领航计划”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扎实做好基层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组织开展国家级、省级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的验收总结工作,打造一批党建工作品牌。机关党委同时履行机关工作处职责,持续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奋进型”力行机关建设,着力打造政治过硬、服务育人、执行有力、清正廉洁的校直机关。(责任单位:组织部、机关党委,其他各二级党组织)

4.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目标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化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政治责任,牢牢掌握校园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

具体措施: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学校党委全面领导责任和校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召开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组会议,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加强校园各类阵地管理,完善各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实行意识形态工作季报制度。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网络信息化队伍建设。健全舆情监测、研判、报告、处置等工作机制,提升网络舆情应急处置能力。深化巩固专项巡视整改成效,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落实。(责任单位:宣传部、网信处,其他各部门、各二级党组织)

5.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目标任务: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从严从实加强对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管理监督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队伍。

具体措施: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把政治标准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树立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的用人导向,启动优秀年轻专职管理骨干遴选和培养工作,持续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使用力度。开展处级干部换届。加强直属附院和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促进学校与附属医院、各附属医院之间干部的合理有序流动。加大在各直属附院之间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挂职锻炼和对口支援力度。强化干部管理监督,完善谈心谈话常态化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因私出国(境)等制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办法。(责任单位:组织部、人事处、医管处、国合处,各附属医院党委)

6. 锲而不舍“四风”树新风

目标任务:坚定不移改进工作作风,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干部工作作风全面过硬起来,将作风建设融入各项具体工作,推动学校工作任务高质量落实。

具体措施: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彻落实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精神,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能。持续纠治影响党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漠视侵害师生医护员工利益、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坚持正面激励和反面警示相结合,大力弘扬求真务实、担当作为的新风正气,着力营造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扎实开展“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工作,持续推进警示教育。持续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机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责任单位:党政办、纪委办、各二级党组织)

7.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目标任务:坚持严的主基调,突出抓住“关键少数”,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巡视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党的建设各方面。

具体措施: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论述摘编》,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省纪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召开2022年度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推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协同发力。不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抓实抓细日常监督,强化对“关键少数”的监督。完善纪检监察建议提出、督办、反馈和回访监督机制,健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完善重点领域、重要工作和关键岗位的制度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长效化。持续开展校内巡察工作,把推动巡察整改摆在突出位置,将校内巡察与纪检监察、组织、审计、财务等监督贯通融合,形成合力,切实增强监督实效。(责任单位:纪委办、巡察办、党政办)

8.统筹做好统战群团工作

目标任务:加强校党委对统战工作和群团工作的领导,引导统战群团组织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进一步增强。

具体措施:深入开展我校统一战线“创新发展高校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完善民主党派数据库建设。做好我校省政协委员推荐工作,支持协助民主党派团体做好换届工作。发挥“五老”优势,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健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对二级教代会运行的指导和监督。坚持党建带团建,开展建团百年主题教育活动,召开校第十九次学代会和第四次研代会,加强对校院两级学生会、研究生会的指导,从严抓好基层团组织、团干部队伍和团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推进“石榴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健全校友会工作体系,构建校友互动、合作、发挥作用的多样化平台。(责任单位:统战部、学工部、校团委、校工会、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党政办/校友会)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

9.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目标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打造一体化育人共同体

具体措施:全面做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校的总结评估工作,开展学校“三全育人”试点学院、试点项目中期评估工作,遴选首批管理服务育人示范岗。持续开展优质生源提升“阳光工程”,加强优质生源基地建设与维护。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培训,加强学院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增强日常服务和危机处理能力。做好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着力促进毕业生留皖就业。实施大学生征兵“两站两服务”平台建设。举办第三届教师课程创新创业教学比赛,深入实施大学创新创业“青苗计划”,组织参加安徽省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学科、技能竞赛。(责任单位: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教务处、校团委)

10.实施德育铸魂行动

目标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体措施: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推动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建立“大思政课”育人机制,常态化开展校领导为本科生讲授专题思政课。配齐建强专职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等德育工作骨干队伍。强化思政工作队伍建设,举办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和第21期学生思政工作培训研讨班。落实《安徽医科大学深化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方案(试行)》,持续开展“学习雷锋在行动”主题活动,打造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品牌。加强校史校情教育,成立校史研究所,继续打造《兰台医史》专栏,弘扬安医精神。实施“我的中国梦”人人演讲等“新六艺”教育品牌升级工程。践行崇高的职业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推进校院(直属附属医院)文明创建一体化,全面建设安全和谐文明友善美丽校园。(责任单位:宣传部、人事处、学生处、研工部、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数据信息中心/档案馆,各附属医院)

11.实施智育提质行动

目标任务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实现“四个回归”,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巩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持续加强继续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国际教育水平。

具体措施:围绕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紧密对接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循证医学新理念,积极申报医工、医理交叉新专业。推进“双基”标准化建设,加强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推动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和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严格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提升核心课程质量。组织开展第三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的申报工作,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课程群。召开临床医学“5+3”一体化联合培养专题研讨会,探索临床医学(本硕博一体化)教育改革试点。建立专升本各专业质量监测体系。聚焦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举办学校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召开第二十三次教学研讨会。启动教育部药学专业认证,推进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药学专业和护理学专业认证整改。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建设,分批次、分专业遴选建设教学创新团队,全面提升教师开展教学、培训和评价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落实新修订的研究生综合素质评定办法,优化研究生培养及评价体系,执行好“卓越博士”计划等改革试点项目,办好“琦元”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加强对非学历教育规范管理。探索在海外开办学历(非学历)教育新模式,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开办汉语言中国文化课程学习班、基础与临床医学培训班。继续做好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再认证和来华留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认证工作。(责任单位:教务处、高教所、人事处、研究生学院、国教院、继续教育学院)

12.实施体教融合行动

目标任务: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积极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体质和完整人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具体措施:出台《安徽医科大学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推进公共体育教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常态化开展学生体质监测,在国家级和省级比赛中再创佳绩。依托学校康复治疗学、公共卫生、卫生管理等健康相关学科资源,加强体育学科建设,积极申报运动康复专业,促进体育与医学学科交叉融合。(责任单位:人文医学学院、教务处、学生处、各学院)

13.实施美育熏陶和劳动促进行动

目标任务: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培养审美能力和修养,促进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意识升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培养学生胜任未来职业生活的劳动能力。

具体措施:出台《安徽医科大学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推进传承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精品美育课程和“美育+医学”的特色课程建设。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建设,举办“美育与艺术大讲堂”、非遗传承人进校园等各类文化活动。出台加强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建设有区域特色、学校特点的劳动教育项目。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劳动文化,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体验。(责任单位:学生处、教务处、人文医学学院、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校团委/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宣传部)

三、聚焦高质量发展,服务支撑我省“三地一区”建设

14.深入实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

目标任务:贯彻落实《安徽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精神,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部署,分步有序推进国内一流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目标任务

具体措施:制定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确定时间表,绘好路线图。实现学校事业发展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与学校年度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专项规划重要任务、院系(附属医院)事业发展有效衔接(责任单位:发规处、党政办,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起草小组成员单位)

15.加快推进新医科中心(新校区)建设

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新医科中心(新校区)建设进程,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具体措施:完成新校区可研、环评及总规批复和绿建评审。积极推动项目初步设计审批、人防设计、排水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审查工作。根据施工图编制和审核工程量清单及控制价,做好监理和施工单位招标采购工作。协调推进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实现主体工程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政府专项债券入库发行进程,努力争取各类财政拨款和地方政府政策资金支持,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为学校新医科中心(新校区)项目建设全力做好资金保障。(责任单位:新医科中心建设指挥部、财务处)

16.建设高水平学科体系

目标任务: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协调发展,满足“三地一区”建设需求的新型学科体系。紧密围绕高峰学科开展高原学科和重要支撑学科方向布局,形成高峰学科优势更为显著、牵引力更强,高峰学科与高原学科相得益彰的系统性学科发展模式。

具体措施:实施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建设培育计划、高端创新平台建设与培育工程和高峰学科带头人引领工程,加快构建适应我校高水平医科大学发展的学科体系。根据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对标安徽省支持高校学科建设若干政策,调整高峰学科建设实施方案,重点建设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等高峰学科。加强护理学、口腔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心理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等高原学科建设,力争1~2个学科进入省高峰学科建设名单。开展2022年学科建设项目库申报工作,构建更加精准的学科建设资助体系。加强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和学科学位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组织开展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和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出台学科学位点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启动新一轮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力争取得新突破。(责任单位:发规处、研究生学院、各相关学院)

17.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目标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服务我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

具体措施:建设服务创新的高能级科研平台,推进构建以科研实验中心为统筹,以二级学院和附属医院实验室为重点,以转化平台、技术平台和协同平台为支撑的分层多维科研平台体系,推动省部共建炎症免疫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批复挂牌。创建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立省级公共卫生科技智库,打造新型公共卫生学科体系和科技攻关平台。对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好健康大数据与群体医学研究所、医工融合创新研究中心和安徽省实验动物中心。推进临床生物样本库等基础平台建设,力争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加强安徽省药品监管科学研究中心、安徽省医疗保障研究院等省级智库建设。稳步拓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施规模,力争国家级科研项目数量质量以及国家级科技奖励新突破。建设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打造高水平转化医学研究实体,加快“政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鼓励职务创造和发明,推进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和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赋权改革,加快构建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责任单位:科技产业处、科研实验中心、实验动物中心、资产经营公司、省转化医学研究院,各附属医院、各相关学院)

18.打造高水平人才师资队伍

目标任务:落实中央和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用战略思维和系统观念确立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实施举措,弘扬科学家精神,全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

具体措施: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召开学校人才工作和教授工作大会,深入实施 “东南人才工程”,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争取国家级人才、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和海外优青项目实现突破。举办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启动“海外英才荟聚”项目,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开展海外专场招聘,发挥海外校友桥梁纽带作用。加快10个教学创新人才团队和10个科研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开展“四个一批”优秀青年骨干选拔培养工作。实施创新人才团队“领越计划”,促进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中青年卓越医师组团进行联合攻关,加快优秀科研团队建设。出台《安徽医科大学评比表彰管理暂行办法》,开展十佳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评选表彰工作。(责任单位:人事处、科技产业处,各附属医院、各学院)

19.提升对外交流合作水平

目标任务:拓展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积极推进校际、校地、校企的深度交流。

具体措施:依托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推进与联盟内高校干部及师资队伍的合作与交流。持续探索与政府、企业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应用研究、联建共建等方面深度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巴基斯坦、马来西亚联合成立2~3个“跨文化教育交流中心”。继续落实与美国布莱诺大学、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俄罗斯康德波罗的海大学等院校合作协议,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学生国际交流基金,扩大国际交换学生规模。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不断推进师资和科研队伍开展国际交流学习,选派行政干部出国(境)培训,积极申报国际合作项目。(责任单位:国合处、国教院、发规处、科技产业处)

20.推动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

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我校在安徽省医学教育和医疗领域的地位优势和龙头作用,当好引领全省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融合发展的中坚力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具体措施: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开展高水平医院建设行动,规范附属医院绩效分配制度,提升附属医院管理服务水平。各附属医院实现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争先进位。做好援外和对新疆、西藏等地区医疗卫生帮扶工作。成立临床专科建设指导委员会,鼓励集中优势建设专科医院,支持直属附属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实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新突破。第一附属医院积极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力争获批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并启动建设,实现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安徽分中心和省临床研究中心新突破,全面推进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第二附属医院推进三期规划建设。附属口腔医院完成新院区建设。附属巢湖医院推进精神医学专科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附属阜阳医院开工建设二期项目,完成三甲医院迎评前期准备工作。开展非直属附属医院和临床学院考核,提高教学科研贡献度。(责任单位:医管处、第五临床医学院、各附属医院)

四、深化改革攻坚,不断增强办学活力

21.提升依法治校水平

目标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探索推进依法治校的有效途径。

具体措施: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制定《安徽医科大学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开展国家宪法日普法宣传活动,持续办好“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出台加强学校法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开展“制度建设年”活动,健全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学术专门委员会制度。持续完善校领导接待日制度,落实群众信访接待和处置体制机制。推动学校法律援助中心实体运行。(责任单位:党政办、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科技产业处、校工会)

22.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

目标任务:有序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任务,重点推进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科研评价改革和学生学业评价改革,完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

具体措施:推进落实《安徽医科大学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发布第二批任务清单。改革教师评价,开展本科教学质量第三方评价。改革学生评价,实施第二课堂过程化评价、定性评价、精准评价的综合运用,完善《安徽医科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办法》。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修订招收硕博连读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有关文件。改革用人评价,制定完善对各二级单位岗位职责、奖励等规定的监管制度,出台学校“三定”方案,修订教职工奖励办法。加强教育评价典型经验的收集、总结和宣传推广。(责任单位:党政办、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高教所、校团委、研究生学院、发规处、宣传部)

23.加快推进校院两级改革

目标任务:加快落实《安徽医科大学关于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深化“放管服”改革,根据工作实际分步推进管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增强学院办学自主权。

具体措施:按照“一院一策”原则,对符合条件、制度完善、目标明确、保障到位的院系给予个性化支持,分步制定和落实推动学院加强自主管理的各项政策,整体推进两级管理。强化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主体责任,扩大学院在人才规划、副教授职称推荐评审、教研室负责人设置、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自主权,稳步推进绩效工资改革试点工作。发挥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扩大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研究生招生培养、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明确学校与学院职能权限边界,厘清权限下放清单,分类制定两级管理实施细则,扩大校院两级财务管理试点范围,增强学院经费统筹权和管理使用权。(责任单位: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招标办、发规处、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各学院)

24.持续深化院院合一改革

目标任务:扎实推进“院院合一”体制改革,不断推动健全临床医学院与直属附属医院深度融合统一的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具体措施:推进落实《推进临床医学人才培养“院院合一”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要求,切实完成好各项改革工作任务。统筹推进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巢湖临床医学院(附属巢湖医院)承担起学校本科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健全临床医学院与附属医院深度融合统一的管理体制机制。(责任单位:医管处、相关单位)

25.提高资源配置和服务保障能力

目标任务:建立高效有序的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整合校区资源配置,促进行政管理服务工作改革创新。

具体措施:统筹配置各校区资源,不断完善南校区、东校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新医科中心(新校区)和人才公寓建设,有序推进、全面落实新校区布局优化和功能完善工作。加快“智慧校园”建设进度,拓展线上服务大厅和一表通系统建设,减少各类材料重复报送,提升师生使用体验感。出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办法,提升内部审计质量。推进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考核信息化建设,优化通用办公设备采购系统模块,提升资产管理服务保障水平。发挥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效应,做好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安医大工作站、人体运动机能学实验技能培训基地、人体科学馆、博物馆的开放及科普工作。强化校管学术期刊的建设与管理,提升学术期刊特色,形成高水平学术期刊集群,争取创建SCI新刊。积极拓展对外筹资渠道,稳步扩大筹资规模。(责任单位:新医科中心/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南校区管委会、东校区管委会、网信处、审计处、国资处、实验教学中心、出版中心、教育基金会)

五、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工作,构建平安和谐幸福校园

26.不断提升师生获得感

目标任务:牢固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开展调研,推动解决广大师生最关心、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使师生有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幸福感。

具体措施:推进绩效工资改革,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建设好校园民生工程,增设学生宿舍区快递柜和教职工生活区电动车充电桩积极推进学生宿舍住宿条件提升改造工作,加装安全防护装置。为离退休老同志中的特殊群体开展“送学习、送健康、送服务”以及与结对帮扶对象每周电话联系或上门服务不少于1次的“三送一联”活动。争取属地政府支持,建好附属小学。组织开展教职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校园”,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责任单位:人事处、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资产经营公司、校工会、宣传部、离退休人员工作处、附属小学)

27. 保障校园安全稳定

目标任务:增强忧患意识,健全工作机制,压紧压实责任,强化担当作为,全力做好各类风险隐患的化解和管控工作,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具体措施:建立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防控制度机制,落实落细安全文明责任区域管理,整合共建学生党建与思政工作体系、管理与生活保障服务体系、医疗与心理健康体系、校园安全体系,积极防范化解校园重大风险。加强技防设施建设工作,扩大各校区安全防控监控点覆盖面,形成校地联动安全综治工作合力。加强师生防范电信诈骗、防传销、校园贷、套路贷教育,防范非法宗教渗透以及涉黄赌毒的警示教育。加大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力度,建立负面清单和黑名单制度,进一步强化监管。加强实验室安全检查,继续发挥实验室安全专家督导组和学生巡查组作用,实现实验室安全问题排查、登记、报告、整改的“闭环管理”。(责任单位:保卫处、学工部、研工部、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国资处、南校区管委会、东校区管委会)

28. 做好常态化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目标任务:严格按照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和属地疫情防控要求,精准落实防控措施,筑牢外防输入防线,确保师生医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具体措施: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精准落实省市疫情防控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改革发展。落实“四早”要求,精准监测摸排师生健康情况,严格“日报告、零报告”全员健康监测报告机制。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统筹做好防控物资采购储备工作。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保证疫情防控扎实、科学、有效。(责任单位:党政办、校医院、学生处、研工部、人事处、教务处、东校区管委会、南校区管委会,其他各部门各单位)

 

 

 

附件1

2022年学校着力推进的十项重点工作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力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专项行动。

2.深入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

3.出台学校“三定”方案,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院院合一”体制改革等取得实质性成效。

4.对标省政府支持高峰学科建设相关政策,深化学科建设体系改革。

5.推进省部共建炎症免疫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健康大数据与群体医学研究所实体化建设工作。

6.推进临床生物样本库等基础平台建设,力争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7.争取国家级人才、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和海外优青项目实现突破,启动人才创新团队和“四个一批”中青年骨干遴选培养工作。

8.开展处级干部换届工作。

9.加快推进新医科中心(新校区)建设。

10.开展高水平医院建设行动,提升附属医院管理服务水平。

 

 

附件2

2022年学校认真做好的十件实事

 

1.优化绩效工资考核分配体系,稳步提升教职工收入水平。

2.升级智慧校园建设,减少各类材料重复报送。

3.加快和平苑二期职工住宅建设。

4.配合做好新医科中心“人才公寓”相关工作。

5.进一步完善困难学生帮扶机制,持续扩增学生奖助覆盖面。

6.完成实验动物中心改造工程。

7.持续优化校内停车环境,开展机动车停放专项治理。

8.争取属地政府支持,建好附属小学。

9.全面及时检修各校区电梯,论证并更换有安全隐患的电梯,确保电梯安全平稳运行。

10.加快推进学生公寓6号楼整体改造项目,做好有关楼宇改造工作。